期刊简介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于2013年11月创刊,季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专业电子期刊。于2016年10月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本刊以中国标准出版物刊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唯一专注于肩肘外科专业的学术期刊。本刊收稿范围主要包括:肩关节周围骨折/脱位、肘关节周围骨折/脱位、肱骨干骨折、关节不稳定、肩肘关节运动损伤、肩袖损伤、肩肘关节区肿瘤、肩肘关节退变性病变和炎性病变等。主要内容包括:专家述评、临床论著、综述、个案报道、国际肩肘之窗等。本刊信息量大、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既有传统媒体的文字图形信息,又承载了语音、视频课件等新时代元素,有效地实现了传统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完美结合。同时为了国外同行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我国肩肘外科学术进展,凡被我刊采用的论著文章,作者需提供详细的大英文摘要。我们相信,经过不断努力,必将提高在肩肘外科领域的学术水平,缩小与国际最高水平的差距,让中国的肩肘外科事业从这里腾飞!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6-10-883245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8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1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86-10-88324570
  • 国内刊号:28
  • 出版周期:季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介绍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于2013年11月创刊,季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专业电子期刊。于2016年10月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本刊以中国标准出版物刊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唯一专注于肩肘外科专业的学术期刊。本刊收稿范围主要包括:肩关节周围骨折/脱位、肘关节周围骨折/脱位、肱骨干骨折、关节不稳定、肩肘关节运动损伤、肩袖损伤、肩肘关节区肿瘤、肩肘关节退变性病变和炎性病变等。主要内容包括:专家述评、临床论著、综述、个案报道、国际肩肘之窗等。本刊信息量大、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既有传统媒体的文字图形信息,又承载了语音、视频课件等新时代元素,有效地实现了传统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完美结合。同时为了国外同行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我国肩肘外科学术进展,凡被我刊采用的论著文章,作者需提供详细的大英文摘要。我们相信,经过不断努力,必将提高在肩肘外科领域的学术水平,缩小与国际最高水平的差距,让中国的肩肘外科事业从这里腾飞!

本刊栏目设置
诊疗方案、读者·作者·编者、述评、消息、论著、病例报告、综述、视频摘要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用字规范,文稿附图量不限,提倡多附图像清晰的图。论著性文章4000字左右,综述、讲座5000字左右,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000字,疑难病例分析的文章可以图像为主,并贯穿文字说明和评析,专家视频讲座为30~40min。当报告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2.文题:力求简明,且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依次排列,在投稿后不应再做变更;作者单位按照邮政编码、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的顺序列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主要观点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方面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须具备。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

  4.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500字(词)以内。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英文摘要要求字数在1500字左右,能够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其中对于研究方法和结果要详细描述。

  5.关键词:论著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无相应的词,可按下列方法处理:(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 表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6.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编《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7.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列出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

  8.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四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9.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及计量单位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并标明坐标轴名称和计量单位;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10.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 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1.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 <0.05或P <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 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 =6.79),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 值(如:P =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

  12.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首次出现不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时在括号内注明与旧制单位的换算关系。

  13.数据与表格:文中有计量意义的数据均使用阿拉伯数字,数据核对应准确无误,需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符号均用斜体。表格应出现在相应正文段落之后。表应按统计学制表原则设计,三横线表力求结构简洁,数据单位明确。横、纵标目间应有逻辑上的主谓语关系,主语一般在表的左侧,谓语一般在表的右侧。

  14.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15.图片:每3张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张图片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大体标本图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图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采用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并应经过剪切后充分显示关键部分。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个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

  16.动态图像: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文中应标记为“动态图×”。视频资料要求图像和声音清晰稳定,剪接顺畅,保持可能获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视频文件采用AVI格式,大小在5M以内。每个文件名均应与文中的名称相符,如“动态图×”。

  17.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色彩自然,无跳、漏现象,视频文件采用AVI格式,时长10~40min。每个视频文件名均应与文中的名称相符。声音不失真,无明显过高、过低,无明显噪音;可以配有背景音乐,但必须不涉及侵权;解说声(需采用标准普通话;英语使用标准美式英语配音)与背景音乐效果要相匹配,声音与画面要同步。视频保存格式为DVD。

  18.幻灯片:文字表述要求规范、简洁、准确无误,图表文字数据达到出版规范。

  19.参考文献: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05)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不要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外文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期刊引用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发文量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往期文章
  •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进展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肩部损伤,占肩部损伤的9%~16%,多见于活动量大的年轻患者,且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5:1)。有文献[1]报道,在运动员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91%,其中89%为RockwoodⅠ型和Ⅱ型损伤,这也是临床上易被忽略和漏诊的原因之一。对于RockwoodⅠ、Ⅱ型损伤,多数学者认为应采取保守治疗,而Ⅳ、Ⅴ及Ⅵ型损伤则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仍缺乏......

    作者:董启榕;陈明 刊期: 2013- 01

  • 肩关节不稳手术的历史

    肩关节不稳定对于骨科医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导致肩关节不稳的原因很多,历经百余年才逐渐获得了比较充分地认识。我们现在掌握的有关肩关节不稳的知识,都是以前众多患者对医学的无私奉献和历代医生的不断探索汇集而来。当我们从容地给患者做手术时,真的应该好好地感谢患者和医学前辈。本文以时间顺序介绍了历代前辈对肩关节不稳的认识过程,以及各个时期主要肩关节大师的贡献。......

    作者:陈建海 刊期: 2016- 02

  • 本刊关于论文著作权的说明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医学科技期刊。为了保护作者和杂志的合法权益,避免引起著作权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相关法规,遵照中华医学会相关规定,在本刊刊登文章的作者(著作权人)必须在文章刊登前签署中华医学会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否则不能采用。特此声明。......

    作者: 刊期: 2013- 01

  • 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肩部损伤,发病率为1.8/10000人年,占肩部损伤的9%~12%[1].肩锁关节脱位可见于各个年龄段,多见于20~3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是导致肩部疼痛和影响肩关节功能的重要原因.文献报道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有超过150种[2],这表明没有任何一种手术方法完全优于其他方法[3],给临床治疗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当前国内外主流手术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葛喆;张新潮 刊期: 2017- 04

  • 关于举办“肩肘外科高峰论坛暨全国关节周围骨折骨不连治疗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的通知

    ......

    作者: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刊期: 2013- 01

  • 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和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对比两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结构的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36根经防腐处理的成人肱骨干随机平均分为6组:试验组(A1髓内钉压缩组、A2髓内钉拉伸组、B1锁定板压缩组、B2锁定板拉伸组)和对照组(C1压缩对照组、C2拉伸对照组)。试验前对所有肱骨干标本进行骨密度检查,计算小组间有无显著性差异以排除骨质情况对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所有标本均拍摄前、后位及侧位X线片......

    作者:周君琳;赵会;秦永超;陆铁 刊期: 2016- 02

  • 关节镜下四骨道双束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Rockwood Ⅴ型脱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四骨道四袢双束固定修复急性肩锁关节RockwoodⅤ型脱位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12例急性肩锁关节RockwoodⅤ型损伤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8.2岁。10例为运动致伤,2例为跌倒致伤。具体步骤分为5部分:(1)术前测量患者健侧特定体位喙突CT三维影像特点,测量喙突颈部宽度、喙突与肩胛骨的夹角及喙突与锁骨的关系,明确喙突骨......

    作者:陆伟;王大平;朱伟民;欧阳侃;柳海峰;彭亮权;李皓;冯文哲 刊期: 2014- 03

  • 肘关节镜前外侧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肘关节镜前外侧入路向前方的变化范围。方法选用10具新鲜上肢标本,在肘关节屈曲90°下,测量近端前外侧入路、前外侧入路、外侧入路与桡神经的距离;测量改良后3个入路前方5mm与桡神经的距离。结果标准入路的近端前外侧入路、前外侧入路、外侧入路与桡神经的距离平均值分别为:12.8mm、8.5mm、3.8mm,改良后的近端前外侧入路、前外侧入路、外侧入路与桡神经的距离平均值分别为4.1mm、2......

    作者:吴关;鲁谊 刊期: 2016- 02

  • 肩关节镜术中改良灌注方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改良灌注方法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优势,较传统灌注方法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肩关节镜术中采用改良灌注方法,即灌注循环中入路为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浓度1mg/L),出路为一路连接吸引、一路连接引流袋自然引流;对照组:肩关节镜术中采用传统灌注方法,即灌注循环中入......

    作者:黄晓虹;刘佳;王晓宁 刊期: 2018- 02

  • 关注肱骨近端骨折整体治疗

    近年来,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比例上升,这与手术器材进步和影学检查更加敏感密切相关.随着手术增多,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并发症和再次手术率明显增加.医师的手术技术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取得满意的术后功能至关重要,很多术后并发症和医源性损伤是由不正确的手术操作导致.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仅仅关注骨折是不够的,应对骨质疏松情况(通过骨骼皮质厚度和BMD定量分析获得)、肱骨头血供、肩袖损伤等作出全面正确诊断.Gal......

    作者:王蕾 刊期: 201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