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于2013年11月创刊,季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专业电子期刊。于2016年10月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本刊以中国标准出版物刊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唯一专注于肩肘外科专业的学术期刊。本刊收稿范围主要包括:肩关节周围骨折/脱位、肘关节周围骨折/脱位、肱骨干骨折、关节不稳定、肩肘关节运动损伤、肩袖损伤、肩肘关节区肿瘤、肩肘关节退变性病变和炎性病变等。主要内容包括:专家述评、临床论著、综述、个案报道、国际肩肘之窗等。本刊信息量大、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既有传统媒体的文字图形信息,又承载了语音、视频课件等新时代元素,有效地实现了传统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完美结合。同时为了国外同行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我国肩肘外科学术进展,凡被我刊采用的论著文章,作者需提供详细的大英文摘要。我们相信,经过不断努力,必将提高在肩肘外科领域的学术水平,缩小与国际最高水平的差距,让中国的肩肘外科事业从这里腾飞!
学术论文脚注和参考文献的区别与用法
时间:2024-04-12 10:12:46
脚注和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或其他学术著作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脚注主要用于对文中某些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或解释,通常位于页面的底部,是一种对文本的辅助说明。它们可以是对专有名词、词义背景、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评议,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内容。脚注的编号通常用带圈的数字表示,如①、②等,并附在文章本页的底部。
参考文献则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参考或借鉴。它们集中列表于文末,用于列出作者在撰写论文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参考文献不仅反映了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也显示了论文的起点和深度。每一篇参考文献都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包括作者、题目、刊物名称、发表时间等详细信息,便于读者查证和进一步阅读。
举例来说,如果你在写一篇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论文,其中提到了一个特定的气候模型,你可能会在文中加入一个脚注来解释这个模型的具体参数或数据来源。比如:“据某某研究机构的数据(见脚注①),该气候模型……”然后在页面底部用脚注①详细说明数据来源或参数设置。
而参考文献则会在论文的末尾列出,比如你引用了《自然》杂志上的一篇关于气候变化的权威论文,你需要在文末的参考文献部分详细写出这篇论文的作者、题目、刊物名称、发表时间等信息,以便读者能够找到原文进行查阅。
总的来说,脚注和参考文献都是学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了论文的完整性和可信度。脚注主要用于对文中特定内容的补充说明,而参考文献则用于列出作者撰写论文时所引用的文献书目,体现了论文的科学依据和来源。